无色或淡黄色的发烟液体,有刺激性臭味。熔点- 80℃。沸点158℃。相对密度dl8 1.766。溶于二氯乙烷、四氯乙烷、氯仿;不溶于二硫化碳、四氯化碳。遇醇和酸则分解。是含有相当弱的
S- Cl键的强酸。在空气中发烟。遇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盐酸、硫酸和烟雾。与许多有机可燃性物质、硝酸盐、氯酸盐、碳化物、硫化物、氰化物和金属粉末等发生放热反应。与烃、醇、酚和胺等有机化合物反应生成有机衍生物。与强脱水剂如三氧化硫等接触时生成焦硫酰氯。具有强烈吸湿性和腐蚀性。
气体合成法:将硫黄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,经冷却、分离后,送入各有钒催化剂的催化转化器中转化为三氧化硫,经冷却后送入合成器中,与干氯化氢气(用氢气与氯气合成,含量> 85%HCI)在130—230℃下进行反应,再经冷却、气液分离,制得氯磺酸成品。
生产过程中有过量的氯化氢、二氧化硫、三氧化硫及少量的氯气产生,一般采用高效吸收塔将氯化氢用水吸收制成盐酸;将二氧化硫、三氧化硫用浓硫酸吸收。
主要用于制造磺胺药物、糖精和制造染料中间体的磺化剂,也用于制造农药、洗涤剂、离子交换树脂、塑料等,军事上用作烟幕剂。
应装于专用的槽车或特制金属罐内,槽车与罐应定期清理。罐装应严密封口,再装入坚固木箱或铁桶内,箱内用不燃材料作衬垫,箱外用铁丝或铁皮捆紧。罐装每箱净重不超过50kg。包装容
器上应涂刷标志,内容包括:生产厂名、产品名称、净重等,并有“腐蚀品”标志和“怕湿”标志。属一级无机酸性腐蚀物品,危规编号:GB 8.1类81023。UN,N0,1754; IMDG CODE 8144页,
8,1类。储存于阴凉、干燥、通风良好的库房。库温不超过35℃,相对湿度不超过80%。包装必须密封,切勿受潮。应与易(可)燃物、酸类、碱类、醇类、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,切忌混储。运输过程中如遇雨、雪,须以避水用具遮盖。包装产品不得叠放、倾斜或翻滚。装卸时要小心轻放,防止包装破损。毒性及防护:强氧化剂。遇水猛烈分解,产生大量的热和浓烟,甚至爆炸。在潮湿空气中与金属接触,能腐蚀金属并放出氢气,容易燃烧爆炸。与易燃物(如苯)和可燃物(如糖、纤维素等)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,甚至引起燃烧。具有强腐蚀性。其蒸气对黏膜和呼吸道有明显刺激作用。临床表现有气短、咳嗽、胸痛、咽干痛以及流泪、流涕、痰中带血、恶心、无力等。如吸入,鼻、喉的刺激反应,有打喷嚏、喉痛、流鼻涕等症状,应立即给氧,并送医院治疗。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腐蚀。高浓度吸入除上呼吸道刺激外,有咳嗽、呼吸困难或呼吸短促、肺水肿;如误食,可引起口腔、喉、食道和胃烧伤,有剧烈疼痛、出血、呕吐、腹泻和血压骤降。如不慎溅入眼睛时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min,并送医院治疗;如与皮肤接触,能引起严重的灼伤,必须迅速用冷水冲洗,然后涂以3%碳酸氢钠溶液或药用獾油。操作人员工作时应穿防酸织物工作服,戴防护眼镜、乳胶手套、胶皮围裙,穿长筒胶靴等。生产设备要密闭、车间通风应良好。要进行就业前和每两年一次的定期体检。失火时,可用砂土、干粉灭火器灭火,严禁用水。